7.4.11

每个观念都是保守的


我突然发现到一个有趣的事,关于保守思想的 。。

很多人都说二十一世纪是个开放的年代,很多守旧的死规都必须被淘汰,但我觉得,保守的思维其实一直都在我们周围没有离开过,只不过,它们已经变种了 了 了 了 了 。。。。。


以前人,较讲究 ‘庄重’,像走路软啪啪,讲话粗俗,男女稍微亲密等, 都被列为-- 没仪态,没修养 ,而理直气壮,有条有理 这一类人,被视成高等人 。

现在人,变种成较讲究 ‘有型’ ,那些有性格,叛逆, 有想法, 或者时尚的人, 都被尊重, 而有时我们觉得很wat tat,不能接收的,像幼稚,老土, na bet, 懦弱, 等等的人,我们也会不知觉的多少有歧视他们。 其实这些也不过就是现代化的保守思想嘛,只不过形式上不同,但感觉还是一样。以前只有一致性的歧视思想,现代的种类就变多了。换句话说,我们只不过把 ‘礼仪’ 改口成 ‘文化’ 罢了,hip hop 人拍照时,一定要有个 hip hop 手势,女人出门见客必须化妆,亮色系衣必须配什么系的裤,等等。。。。。

我要表达的不是不赞成现代人去耍型,但有趣的是,发现到我们人类一直都活在这些观念中,跳不出来 ~






(请看那些留言,有着不同的观念 )




6.4.11

不要滥用艺术


创作,也可以说是一种真心付出。

很多人说喜欢艺术,喜欢创作,但当问到他自己的创作作品有多少时,却没有几个 。。
喜欢听歌、看戏的人很多,但去创作的人没有几个,因为沉溺在艺术里和创作艺术是两回事 。

当我在公司上班时,我也会发觉当别人吩咐我执行事情时,我可以很尽兴地去完成,但当完全没有事情做时,自己心里本来知道要去做一些创作,却显得懒散不已。也能看到,多数人没事做时,就是手痒去开facebook做些38的事情,这就是打工的人和真正创作事业的人的分别。艺术和商业社会其实是没有分别的,而多数人讲的艺术其实只是形式上的艺术而已,但他们把艺术滥用成一种不可高攀的工具了,去从事艺术工作好像是活在灵感和舒适里,但就是这种舒适感让他们沉溺了。当我们去探讨他的艺术作品时,其实都是些很形式化的步伐,根本和释放自己,探索生命这些没有关系。 当一个大师在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时,那种感觉应该不是舒适的沉溺在艺术里,他的背后一定包含着很多生命的深厚经历和感觉,和他保持着永远去突破和探索学习的态度 ,因此大师们和现实是完全不疏离的,反而是和现实融成一体,自由的和现实共舞着 ~ 有梦想、有使命感的人,会去实践 '有意思' 的事情,不管在那一个领域,重要的是态度 !


穿着时髦跟风的模特儿是个外表美丽的时下傀儡,反对跟风穿着随便的是被社会疏离的土包子,传出自己的风格的人是魅力不可挡的创作者,创作者可以创造奇迹 !


有没有创作,我们只要问,我们是否真心付出我们自己的才华 。


4.4.11

Fundraising Charity Concert for Japan



睡意未醒,就准备去看表演了,这是一场我觉得具有意义的表演 。
除了他是为日本赈灾,而在群鼓的敲击,活跃的节奏,本来我是心情平平地(因为很累),但之后他叫大家站起来拍手,本来很懒惰的心情,最后我选择一起共鸣 。

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我的选择,我愿意选择参与。 另外是,尤其在finale,大家一起出来时,整个气氛是非常 ‘共鸣’ 和 ‘一体’ 的 。 我最终被感动的,不是节目的好看,而是各种不同多样的鼓却能奏在一起的 ‘一齐’ ! 这种感觉是,我必须把自己交托给大体 ~



3.4.11

王晶 ~~~

天, 我竟然看完整部王晶作品 。。 而且,有些地方我还笑了 。。 难道真的要很高境界才能看得懂他的作品 ?? 哈哈 。。

这次是很relax 地坐在沙发看天映频道,妈妈也在旁看,到后面竟然connect到他的channel , 我发笑。。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











出社会的小领悟

有两个故事让我慢慢有所领悟的。。 路上的车比喻为障碍,我们必须踏紧油门冲到前面,冲了过去,就是宽畅大道了。 另外,科学家做了个实验,把跳蚤关进个瓶子,开始时,跳蚤一直很疼地撞向瓶盖要跳出来,但过了段时间后,科学家把瓶盖拿开,跳蚤的高度就只停留在瓶子内了 。。

人生就像跳蚤,和大路,本来是自由和宽畅,但障碍随之而来,其实也随之而走,但不走的,是我们的心里障碍,所以很多东西我们必须踏紧油门去突破,突破后,再放轻松,一切都是自由的。现实社会有很多是要突破的,而艺术是在突破后的自由中,创作出奇妙的自由 ~

我告诉自己,瓶里瓶外都是空间,我要的不是瓶子里的空间,我要的是瓶外的自由 !
; 我要的不是沉溺的艺术,我要的是伟大的艺术 !

我要突破关系障碍,我要在人群中,分享我的艺术才华,而不是在房间里胡思乱想 。。

24.3.11

‘ 第36个故事 ’






在公司里看 这部 《第三十六个故事》, 有共鸣亦有感触 ~~~

因为踏进商业社会里了,对于艺术的价值多少会被贬值,这部电影又把我拉回来 。。。
我正在经历着 策划、自然、策划、自然之中 。。。 有些东西真的需要跟着计划走吗 ? 有些东西真的需要顺着感觉去做吗 ? backpack, 赚钱, 去玩, 存钱 ????? 创意,幻想 ?? 突破,放松 ??

15.3.11

商业 vs 艺术

最近正走入商业社会,开始投入直销,当自己真正去体验和感受时,的确与想的不一样。 其实这个过程点醒了我内在许多沉睡着的部分。。 但另一方面,我还是有在怀疑着,会不会像以前在艺术 ‘界’ 的时候看到朋友抛弃自己的热诚和爱好。

但有个乐观的声音告诉我,当我像现在这样亲身去体验这个现实的社会,而心里仍存以艺术的态度时,这对我的艺术会是个跨越性的突破,因为我更细腻的看清这个社会,而不是像以前一味地用着自己的观念评断世界。


其实我还未真正摸清楚,我真的不懂,我也知道我的理性是不可能想得懂的,因为这是一种要去领悟的智慧。 也许,要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更应该去体验这个世界。。 也许我真的该奉献自己,让自己真实地去融入这个现实社会,把自己化成真正的艺术体 ~



我只有用心体验,才会知道答案 ~~~

记得,' 商业或艺术只是个外在形式,真正的艺术是内在的态度。 我走的这条路只是千万种的其中一条,而每一条路都不会带我走向哪里,重点在于我有没有用心去走 "



14.3.11

" BLACK SWAN "




又一部好的电影,细腻地诠释出心理过程。 他的故事内容除了完全被我猜错,还让我领悟和看到我自己,其实我内心里常会出现这样的过程。性压抑,完美主义,拼死最求和执着,那种诱惑,偶尔会让我在房里一个人歇斯底里! 精神分裂 ~~ 哈哈 ,开始的时候真的感觉到很黑暗,而且和家人看,会有点看不下去的,但后面真的被导演诠释得要我们看清楚自己的阴暗面 。。

我要放轻松,我选择找回自己,疼爱自己,不折腾他 , 让他释放 ~

9.3.11

Use art to turn the world inside out




棒! 佩服 ! 这是个态度 , 这是个梦想, 这是种知见才华, 这是种自然力量 ~

Malaysia + Thai Theatre Artists Collaboration Project






我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剧场演出,刚好这天也是我超忙功课后的最后一天,终于来到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 RelaxXxxXx .... ~

这两部都很简单,很小品,而且是一种即兴、一种集体创作,是他们两国一起生活一起workshop 的成品。 两个导演呈现的方式也不是很写实的,这让我在整个过程中体验了一种 。。 舒适、生活、灵感的感觉 。

到最后的交流环节,其中一人提到他get到的message是 泰国人忠诚于自己的国家文化,大马人多元文化但,缺根、对国家批判甚多 。。。 em ... 原来当场很多人没对这个有共鸣,导演也不是要表达这个,可是我对这点的赞同,却是在两部两个导演的戏内都看到很强烈的这个部分。 所以原来~~ 哈哈,这是他们两班人在一起生活中擦出的火花,而导演也简单的把这个火花曾现出来,不知觉地,一些真实社会现象会被自然的呈现,这就是集体、即兴、生活艺术的表现,这种力量和故意去写作和塑造的剧本演出是不同的。

我也喜欢这泰国导演的回答,喜欢他对艺术的态度,赞成他对生活的态度 ~
有几句(我本身get 到的 ): culture is a power in our life, but not for control ourself ~
只要生活开心,做会自己,没有所谓的 perfect production ~

2.2.11

Evelyn Glennie 展示关于听的艺术







原来 声音那么奥妙 !
我 喜欢她用心尝试不同敲击法,熟息鼓的态度。
声音、震动,也许是一种沟通,也许是一种治疗,共鸣也许是一种合一,用身体聆听也许是一种体验,如果硬要分析它只不过是个空气振动,那它的意义就仅限于此;但如果打开身心灵去体验振动,它可以变得不可思议 ~


1.2.11

Validation



藝術創作的力量 ,可以感動人們 !
欣賞創作這部短片的人,因為他在生活中有深入的體驗了。

29.1.11

不再嚴肅! 3

最近一直在準備創意小組的blog和影片,其實整個過程我經歷了很多起起落落。。因為,要自己親身體驗創意,又要把浩瀚無邊的創意擠成一條紋路,讓其他人能了解,最後,我發覺我不行了,我好頭痛,很亂,很壓抑! 其實我只是用錯了方法。 今天頭腦擁擠地起床,我嘗試放下不想,但資料仍在裡面打轉,還好‘成功法則’ 的《嘲笑世界》篇啓發了我一點,他說世界沒甚麼了不起,我要嘲笑世界,我要嘲笑自己,因為我也只不過是在時代的風暴里打滾的沙粒。

原來,我還是把這個創意project看得太認真了。好一句嘲笑世界,世界真的是變化莫測的,我們根本不能抓住他,只能玩弄他! 世界的可能性很多,而且世界也一直在刺激我們要相信可能性。剛才要打blog時,媽媽突然叫我去剪布,我氣滾了起來,但我知道,這是世界叫我不要對這個blog太執著(雖然最後我沒有去剪 hehe :P) 。可以預想之,如果不設定論,不設標簽,讓世界變化,自己也變化,一切的可能性會出現,創意因此而出現。人說成功要看時機,而世界一直在變化,只有自己也跟著變化,我們才能抓住時機。《嘲笑世界》說,如果沒有笑和快樂,那我不如失敗算了。對! 我們不是為了自己設的甚麼目標、道德、觀念、成功而活的,我們是為了笑和快樂而活的,不如我們先幽默自己吧,我們來到世界就是為了玩! 玩,才會有希望,有希望的人看一切事物、做一切事物都會發光!

玩玩玩玩玩玩 吧 ! ~~~~~~~~~~~~

27.1.11

社會遊戲,不需要那麼嚴肅嘛 2

其實,寫完下面那篇後,我的心情是被卡著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我硬著頭皮起床去上課,抱著很僵硬的心情上課,又很自卑的對待朋友,也許是心裡面太多昨天的邏輯,然而有個朋友一直笑我很drama,整天的感覺是自己想沖前又沖不前的感覺 。。就像我要買直升機,但又真的感覺很遙遠似的。

中午我完snooker,一直要贏,可是我根本 feel 不到要怎樣打,我也很生氣那個一直在笑我的朋友。結果我試著放輕鬆,也寬恕他一點,真的我連射中幾粒。回家我玩tetris,還是很僵硬、很慢。

之後,而我一直覺得,昨天寫的好像有甚麼不對勁似的。。 ‘盡情去玩’ 這句話,果然有問題,如果盡情去玩,我好像也是要尊崇每個社會腳步跟著去踏,然後要用力的闖出自己的路。。 似乎太吃力了。。。

回家,我靜下心來,我看到american idol 有個男人的老婆出意外,但他仍非常愛他坐在輪椅上的老婆,他去interview 唱歌。。。 我的心開了一點,原來,我對社會遊戲還是太認真了,我一直想贏,想成功,但真的要會玩這個社會遊戲,就要解決內在的 ‘情緒’,我之會輸了tetris,也是因為我感覺不到內在的靈感了,而內在的靈感來自靜下心來,感覺當下,感覺自己,而只要能找回自己,穩著自己,相信寬敞的道路,相信宇宙的大流,我會有很多靈感帶我自然贏這場遊戲的,我並不需甚麼技巧,昨天領悟的,其實是‘社會遊戲並不需要什麼道德,因為道德在內在而非外在’,要玩好這場遊戲,我不是隨便要甚麼就用盡方法得甚麼,所謂盡情的玩代表放輕鬆讓老天帶我玩,帶我遊這個世界。Robert 他們口頭上說的一切技巧,其實他們忘了他們能致富,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內在充滿希望,並且不嚴肅,想會他們說的每個技巧,其實並非技巧,而是一種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切記,我是敵不過老天的,我不能用我的計畫去贏取世界,活在當下感覺自己,感覺此刻,更為重要 !

26.1.11

社会只不过是个游戏,干嘛那么严肃对待 ?

钱,到底是什么 ?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付出少许劳力,只靠聪明技巧赚大钱 ? 这是我看了一段穷爸爸、富爸爸一下子转不过来的冲击 。。

本来我在想,生命、宇宙到底真理在哪里 ? 结果,我才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理就是,它是一场好玩的游戏 ! 当我们在玩一盘游戏时,我们照样遵守游戏规则,照样接收里面的一切限制,游戏玩到中间也有很多崎岖弯道,经过种种困难。最近也玩上facebook 游戏tetris,本来就是随便玩玩,真的想不到原来我还蛮会玩的,但中途突然自己放水,放放下结果好像真的不会玩了,但不久我再用力研究一下,又找到窍门,又上手了。我的朋友玩了一年,他的级数是我想也不懂他怎做到的。。 所以说,原来我们一直把生命看得太严肃了,什么哲理、真理、艺术,把世界社会讲到好像是个很深奥复杂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在 ‘放水’ 而已嘛。如果我说社会只是个游戏,尽情的玩吧! 那应该每个人都可以玩得想我朋友一样-practice make perfect,达到rank 20 多! 那其实想想,真的社会游戏根本就不难玩的,穷、富爸爸说得好,我要买一辆飞机,只要去做去尝试,我总有方法会得到的,因为商业社会玩的只是表意识,就像一盘棋,要学会玩,到很会玩,其实是可以练可以学,有技巧,有捷径,但要放水或者失败,都是自己的决定,除非你把它看严肃了,除非你玩得太投入了,那时你根本输不起。 但这个世界其实真正难玩的,是情、关系 !

这个关系,也包括自己对自己, 艺术家讲的都是人之情感,社会失败者也都是输在情感,情感可以让你自己把财力势力毁掉,比如自杀。而情感,就像玩棋时周围一直被人骚扰,怪不得英雄通常过不了情关 ~


社会游戏是我们自己创造要玩的,商业和真理道德根本扯不上关系,既然我们开始玩,就必须尽情的去玩,玩的时候其实也不用怎么管道德,但我们必须修的是,情绪 。。 只不过,在修情绪的同时,社会会反射我们的内在,但它只是个工具,简单玩它可以载舟,严肃对它亦可覆舟 ~

24.1.11

创意

创意不是故意搞特别,但是在非习性、石古不变下,运用周围的灵感、体裁,自然地创出一条适合当下、自己、天时、他人的更有效做法。

幽默、惊喜,都是有效的创意 。。




( 灵感取自想IMC的portfolio assignment,我清楚自己的优点,清楚怎用最有效且能满足别人的表达方式,省时也省力,突破平时一贯的做法而已 )






23.1.11

Modern Citizen



新加坡來的一部劇。。 其實有和十八樓拿來比較,而結果是失望的。 但如果以小品來看,他是算一部劇本扎實的劇吧 ? 有講述新加坡的社會,幾條連接完整的故事線,演員也算好

只不過,看到很多formula、技巧在裡面,有點傳統戲劇手法的感覺,對著觀眾說話,嚴肅的劇情,沒太有幽默感, erm.... 就是一部常見的戲劇,沒有甚麼能讓我驚喜的地方 ..

16.1.11

《十八樓》



又是一部平面設計不吸引我的 好戲 !!!
實在太厲害了,也許我視野不夠廣,但至少是我認為本地里少有的好戲,而且驚訝的是,他們都是戲劇系 ‘學生’ 。 在本地,導演手法算新穎,佈景燈光非常的美,運用的燈、電路、等都很用心,還要是我不識泰山的朋友設計的,演員演技讓我驚歎! 演出時長在本地也少有(接近四小時),最近也很少看那麼寫實的戲,非常本地,也終於看到不用‘標準’話語的戲,配樂也非常寫實,而且音效好像有調過 EQ 的,整個就是很精美,注重細節的一部戲,最後,劇本實在令人太驚歎了! 非常細膩地表現出生活和人物,而且能複雜地交錯六個地點的故事,真的像是製作團隊在現實的flat樓里住了一段時間創作出來的。我真的要向他們致敬 !

10.1.11

一個創作的過程 - -

我真的真的好久沒有 ‘創作’ 了 ~
今天,我再次用感覺,用心,真正想去表達和分享,我才發現,我又要開始創作,且我要慢慢找回靈感了---


而這次的過程中,用開啓一首breakbeats 用耳機聽,音樂的mixing 環繞我的五官,這使我能夠聽到很多原創他細微要表達的情景,是立體的,甚至是瀰漫漂浮的四度空間。這讓我不禁很想跟著它創作屬於這首音樂的畫面。。 而這也讓我發覺之前看過的很多bboy齊舞,怎看就是沒很能有深入的感覺,他們只是用了音樂很表層的氣氛,來‘配樂’,但我想,如果能有一個 ‘完整’ 的表演,音樂、畫面、場地、舞者、人、觀眾等都是主角,整個能量場是可以震動起來,那種感動是會沈進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的 !


當自己抓到自己真正喜歡的,真正熱誠的,真正有感覺的,而我真的去表達,去分享時,原來藝術真有那麼細膩的感覺 ,但龐大的力量 ~

5.1.11

練舞

有一段時間,又練回舞了,之前一直在探討向外式和向內式藝術,而這次練舞也發現到這點。
平時發白日夢時,會有很多舞步會不經意地湧出,而跳起舞時會被身體限制了靈感。
除此,平時走街時,聽到節奏會很想跳舞,但練舞時,音樂開起,會有一種要 lan yeng 的感覺,和向內壓抑,而不是很坦然的向外抒發。

在這之間,我還要繼續找方法。。

19.12.10

劇場應著重於人! 觀眾 和 演員



爸爸說,這個劇名本是以前的一出舞蹈演出,今天,他們把以前那些演出搬出來演。我一進場,還是傳統的一幕,國家獨立的‘開心’舞蹈。 但突然,不懂sot到甚麼,心中酸了起來,接著,演員狂叫的第二幕,我真想大哭一場。。。

也許是一種對 ‘以前’ 那個年代的心酸,而且我看了周圍,中華大會堂這般經典的華人樓,簡陋的座位,剛巧前幾排多數人穿白衣(像以前鄉村的平民白衣),加上有個以前馬共的朋友的巧遇,感覺好像很多那個年代的人來看戲,種種的化學結合,讓我不自覺地像走進 X0 年代的劇場。。。 在場,不知道是故意還是特意,大夥反應很熱烈,還有人拍手喊 ‘好’ 的,中段還有要大家一起為劇中的真實人物(林連玉)起立鞠躬。當然他們燈光音響器材很好,音樂也澎湃,除此,當他們團喊口號,或團唱,聲音在這舊樓空間的回繞,發揮了‘劇場’、‘現場’、‘就在這個地方’ 的感覺 ~ 以前的人看戲的單純,戲能對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有強烈的影響。

雖然我不清楚整個製作的詳情,但感想是,我第一次經歷那麼 真實 的 ‘現場’ 舞台劇 !

第一: 我告訴自己要敞開心,放輕鬆,且沒判斷地去感受一部舞台劇。
第二: 今天,我發現到舞台劇的基礎(演員與觀眾),原來觀眾才是舞台劇生命力的關鍵,而非演員!
第三:觀眾感受到的應該是整個場內的能量場,而演員的‘技巧’只是個元素,他們只是借助這個大環境發揮自己。當然,厲害的演員能用真心感染整個能量場。
第四: 看劇場前,觀眾應該知道為甚麼來看,了解此劇的意義,和背後的故事,等。


今天除了領悟到了劇場的性質,同時也激發我發覺劇場的潛質。

劇場可以變成以 ‘分享會、討論會’ 出現的平台。
這個平台是個很開放式的平台,分享者可以用自己各式創意的方法分享一件事物。
而劇場也是觀眾與分享者思想上的撞擊點,一班人在生活上衝擊出火花的‘點’ 。
而分享者的責任是帶領,但不是命令。所以觀眾不應是被逼靜靜坐在台下看戲的,他們也有發言權(廣眾反應),他們偶爾也可在底下討論劇情。
甚至在情緒上,是個讓觀眾自由釋放的地方。
除此,也是個放鬆的地方,一個讓人衝擊新靈感的地方,還是個幫助家庭聚會,有共同討論話題的機會。
鼓勵每個人表達自己,或幫有話說的人說話的平台。

劇場內導演團員,劇場圈互相,外界與各界,對媒體,對觀眾,產生的 ‘交流’ ,而後找到 ‘共鳴’,這就是劇場的工作。

6.12.10

變態的藝術

以前我很批判濫藝術的作品,因為真的不知到她的目的何在,也不能真的表達讓人能接收。

但我發現,當自己在沖涼房時,常會做一些不正常的動作,而那些動作(包括話語)都是沒邏輯沒意義的,但這些它們依然存在,因為它們還是從我的思維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沒有包裝,沒有社會規定的動作,沒有修飾,純粹是自己無聊想做的動作 ~

那這其實就是每個人內心中的變態,而每個人都需要有個變態的平台來釋放自己的 ⋯⋯@#$%*—⋯⋯


我們身體的每個部份都有這份需要,我們的思維有很多變態要講,我們的身體也有很多話要說,對外也有很多想做的瘋狂事情,最後才能達到自然而真實的平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AGGoh7F_bw&feature=related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