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09

MEGA CONVENTION險大會在雲頂的


新見識!!

懶惰寫..

通‘靈’祕訣2

所謂通靈感,之前講過用感覺通‘靈’,現在又有新的了。
----溝通,八卦,三八

有沒發現三八堆吹水時靈感不斷的,對,所以開會時必須讓組員多講,不要‘想’,不要讓他們沈思,不要批評講出來的對錯好壞,主要就是,即使‘冷,幼稚,無聊’,也不要怕講出來。

但當然一切要有個平衡點。

19.7.09

創作的方法

我發覺到,音樂是能讓我和創意靈感連繫上的工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些透過閱讀,畫面等。。
其實靈感就隱藏在潛意識更底下,而音樂能讓我擺脫表意識那些理性、分析、主見、固執、個人法,而進入感覺,偶爾幸運則連繫到與大體自然的靈感,從而發揮;但反面來說,常常也會被音沈醉,而很多作品也變成自我陶醉作品,不能感動別人。
所以還是歸回易說難做的--‘中庸之道’

23.6.09

HeHe! 原來。。大家對我的blog的comment是寫一大堆很‘看無 kuabo’的西
為了大眾口味,我就放些自己中學期導的表演吧!
不會離題因為接受大眾的意見,最寶貴,但最難接受的靈感與創意啊啊啊哈哈哈(苦笑)







(誰可以教我怎樣pose的。。?)










空氣是私的氣不是自己享用的,創意、靈感是要分享的,人的本體是合一的。

14.6.09


再來一本。。

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溫芙瑞:「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書之一!它讓我第一次有了『覺醒』的感受。」
將幾千年的教導以一個簡潔現代的方式呈現,讀者不用讀20本書,只要這一本就夠了!


hehe !

wow lomo






BOTY MALAYSIA

多數看了本地bboy的youtube視頻後,一定要看外國的來refresh一下自己,因為實在太爛了。。
可是若是‘親眼’看馬來人跳,那還是蠻有味道的。
這次去了boty malaysia(街舞大賽),很驚訝的,大馬bboy真的進步很多了。而且馬來人的確更跳出屬於他們的風格,甚至,常被忽略的小地板,竟變成了本地的專長。
小地板:killed beat,多變的style,氣勢,精神,這些他們都可以和外國人比了,雖然大馬的skill和一些排舞還遠差外國,但已經是能讚歎的了!

之後,我也開始上網遊覽,發掘到大馬bboy界原來已經有個穩固的圈子,都是年輕人,但單靠他們自己的力量,event、studio、website等,已經是普遍的了。這也是hip hop的精神在闊展著。

 馬來人,目前的確是個值得去研究探討的種族




黑夜行路


興致地自己跑去看獨立電影。終於看到一部完全自然馬來西亞腔,有貼切印象,而且功力深厚的大馬導演。
以前的大馬戲總喜歡標準化華語,除此,用的也是別人的手法。因為馬來西亞的風格太多元太複雜太模糊,很難掌握,而大馬導演看的都是外國片,能參考也是外國片。
但這次看的,雖然馬來西亞味不是突出的明顯,但導演自己說,這個獨立電影是以紀錄片為手法,記錄一部大馬黑社會生活。他做到了,因為話是之後說的,而我觀賞著的時候,就覺得  1. 本地的貼切,不陌生,不像看戲    2. 很熟悉的本地黑社會生活(除了回想到本人叛逆期時接觸的‘小’黑社會,但就是有很熟悉的印象在哪看過)

大馬還是很多人才的,大馬還是很有特色的,只不過他們都不被暴露。。


16.5.09

is this hip hop??

大家圍個圓圈,輪流solo這是bboy的‘cypher’文化。
real hip hop是基於lovepeace、unity在一個cypher里,可以看到不同人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而且在國際cypher里你更可以看到各國各種族在一個圈子里交流。。
以自己,cypher是個讓靈感綻放的地方。首先要有個大方無私的hip hop態度,只要just do it,不用包裝,不用壓抑,好有壞,都讓情緒跟著音樂綻放出來吧
作為旁觀者要學會hip hop的口頭禪-respect! 沒有人是好也沒有人是壞的,大膽欣賞並接受人家也許自己不習慣的風格吧
‘自由’來自不隱藏、不保留、不壓抑。靈感隨自由而生起。沒有特定的規則沒有標準的動,這就叫freestyle, 他也就是hip hop。freestyle又名‘自由式’,怎麼在cypher里完成一個完全沒有事先準備,沒有預設的即興動作 ?? 只有身體和感覺連接時才產生,只有頭腦不分析、不期望、不干擾時,也就只有自己連接歌曲時,也就是自由、易產生時。。
呼吸通順時,生命才能延續。。創意、靈感打通後,死氣沈沈才能復活。。

27.4.09

只是想換個地方練舞,然後就拖到十點多才到達雲頂。check in又過了一段時間,沒目標逛的又過了一段,找晚餐又不捨的花到醬貴又一段,邊講找地方練舞邊scan美女又..

終於鬼魂還是飄回了鬼地方safari disco。。 入場免費,還早,沒啥人。。等待,然後越來越多人,舞池仍然冷清。。。再等待。。我和曼已經尷尬地自我陶醉solo很多次。。 勝和名很想跳的坐在旁邊很久。。 。。舞池仍然。。

(未寫完uncompleted)



‘ 陷阱 ’

很多癌症病患家屬,探病時都習慣用憐憫、安慰的心態,或逃避面對病痛的話題。其實,一個跌入了陷阱,如果你也對他的痛苦有同理心,或逃避,那你同樣會被他拉入陷阱。

病人需要的不是探病者一進門就擺出一臉比他還苦臉。他需要的是有人告訴他,癌症是老天的禮物,消極是陷阱。帶著一個相信他能康復並且能獲得禮物的微笑進門,正面聆聽他得病的分享,暗中傳達:不要再掉入陷阱了。。,支持讓他成為像今天很多能出書幫助更多人,並且感謝老天讓他得了癌症的傑出人士!


我還記得小時候,最討厭大人在我跌倒的時候打呼小叫。小孩子玩耍跌倒,大人越‘關心’他越會哭。
他哭的是:大人們教了我千萬不可以跌倒和失敗,失敗是那麼嚴重、羞恥的事,而我現在跌倒了,我的人生注定吸的是失敗的空氣了。。

譴責!!!

http://ahkiatviews.blogspot.com/   這條水的blog 的‘譴責’,提到新院暴力流血事件我是贊成的,這個種族繁多的大馬,華社自己譴責自己教出來的學生,哈哈。。我並沒有站哪方,因為有醬的學生就有醬的華社,所以那位學生跟華社也沒有甚麼分別啦,這個就是上代傳下來的模式,其實大家都是同一個問題,然後把自己的的問題投射在別人身上譴責。寫blog的這條水也好不到那裡去啦,一樣也是用譴責來譴責華社,現在寫著這個blog的更厲害啦,寫到好像自己很清高醬,其實用的是更高招的譴責(本人啦)。。哈哈!

對,這不只是新紀元的問題,這本來就是‘人’的模式。我相信如果我是被打的那條,我當下也會做出同樣的事的,同樣的,如果那條是現在坐在電腦前面寫blog的這條,他也會‘譴責’:譴責不是解決事情之道。

如果你可以賜罪於別人,那你可以坐神了。就連神都不會賜於罪,因為他是最純潔的,何來那麼多罪賜人?只有自己可以賜自己罪。所以,不用去改變別人,只要自己改變,別人就能改變。

掉如陷阱的兩個人是沒有辦法互救的,除非一個人跳出陷阱,才能救出對方。譴責的模式,就是一個陷阱,除非有一方跳出模式寬恕對方,怨恨才會消除。咱們大家一起努力檢視自己,互相提醒,跳出這個譴責模式吧!

黑暗不能趕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趕走黑暗。怨恨不能趕走怨恨,只有愛。。

20.4.09

讓我用馬來西亞的天氣來說愛你~

看了黃明志製作的闖關記(到中國旅行紀錄片),感想就不多說了,只說,黃導他從麻坡的華語開始到現在,連出國到個同皮膚色的國外,還是很有強烈馬來西亞風格。

以前就一直在尋找馬來西亞特色在那裡??
mamak,pasar malam,大牌檔和一個slogan:馬來西亞人不喜歡自己的東西,喜歡抄外國的東西又抄到全部半桶水然後講malaysia boleh。。。
還有~   種族很多,意見很多,新聞很多,bumber很多,馬路形狀很freestyle
目前只找到這些,我給一個總結,馬來西亞人是很有創意的!!

最近要找歌配樂,從大姐收集的一大堆正反版cd喱,聽了‘山腳下男孩’,‘另類音樂人’,‘阿牛’,‘海螺系列合集’,忽然讓我回想起很多年前去看好像是海螺舉辦的比賽之類,總之是阿牛拿冠軍的那年(那時我很小),又想起我的midi老師說大馬以前的音樂創作、mixing都很厲害的,很多外國錄好了都拿來這裡mixing、mastering的,也知道很多音樂人才,寫曲的,名導演的都寄過去台灣了。em... 有次又突然提到舞台劇界在當時也是高峰。。現在這些好像都???

感覺上那個九十年代的大馬,印象好像是很多拿著木吉他脫著上半身彈唱的那個氣氛,那時的我崇拜著美國的mtv(尤其很多美女看的),那時的感覺是馬來西亞有很‘土’的感覺,但現在想起,這個‘土’就是現在已遺失的‘本土’啊!..阿牛當年更是以阿牛阿花打出冠軍。現在聽回以前‘另類音樂人’ ‘山腳下男孩’,更是覺得那種創作是100%原創,有本土大馬味,現在聽也不會土啊~

現在突然殺個黃明志出來,的確很佩服!他整個人就很馬來西亞味,隨性感,freestyle,創意,kampung。。最喜歡‘闖關記’穿拖鞋進餐廳那part。。只有麻坡還存有大馬味嗎??      。。所以。。kampung味是馬來西亞的特色!

老天會給每個人,每個地區,每個國家屬於他自己的禮物,只不過,看那個人、國介不介意去揭開那醜了一點的包裝。半桶水,kampung土,是馬來西亞的未解開的禮物包裝紙,如果永遠不去面對,他永遠就是醜陋,如果勇敢去揭開,禮物就在裡面,創意、隨性、熱情、純真、kampung、自然、強烈風格,都是外國找不到的。

一個被環太平洋地震區圍繞而安全的大馬,老天爺其實還有更多的禮物需要大家一起去找的。。

10.4.09


是一本心靈小說,以淺白故事帶出深奧的 ‘自己’,蠻容易讀的!







詳情: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7532

7.4.09

熱茶、藍莓

如果有看金茶獎teatime16廣告,那個是我經過‘爛泥草水’出爐的首作。。
在被強迫換掉自己要的‘幾個’作品後,僅剩的半夜十一點五十四分到兩點多,擠出最後有字的劇本,第二天還是換了概念。已經是個毫無一絲光輝的死作,呈現在總彩排上,後一秒,還又立刻作了修改。但這次,是繼總彩後呼出的一口二氧,緩吸入頭腦後復活的靈感而決定要修改的。

回到那天半夜十一點五十四分,我和盈潔帶著機械式的呼吸,決定跑到pandan indah冰淇淋cafe擠劇本。從遠離那‘空氣’已悶死的工作室(tea),開著車窗享受著捧向臉頰的涼風。深夜、寧靜,叫了一杯藍莓奶昔、一杯熱花茶。。等待。。首先是被捧上桌的花茶,然後藍莓,微微由吸管吸進嘴里,甜味先從舌間迅速擴散整個口腔,漸漸昇華上頭部,稀釋進腦。。接著第二口第三口...

雖然最終的作品宣告失敗,可是裡頭卻含藏了teatime的精髓.. 

。繁忙都市人已經忘了自己真正要的是甚麼,讓一杯熱茶沖淡自己的精神,創意、靈感介於吸、呼之間。

4.3.09

大馬的天氣

又另一天下雨的早晨,拖著未睡醒的肌肉去沖涼,後抹身,當時的空氣很是冷~! ..但經過一吸一呼之後,我的靈感浮現了中國的冰天,而創意告訴我,馬來西亞的天氣是溫暖的,我感恩她~

一首離奇的歌舞

幸運的,劇場有朋友拿到Puteri Gunung Ledang的preview票。那時我猶豫地接受了,便在‘孤獨’的晚上上網游youtube。先游到電影版,然後一些trailer,最後游到了aim2005,一首Asmaradana的歌,由Tiara Jacquelina主唱的歌舞文娛表演。
先是驚訝大馬原來還可以製作醬的電影:p,之後就是這首表演,我當下是被它
、她迷住了的。一首很有傳統味卻不失現代風的compose,我突然想研究馬來文化了。
為甚麼呢?因為華巫對立是本地人毫不缺乏的教育,“馬來西亞人不喜歡自己的東西,而愛抄襲外國卻抄得半桶水,然後大喊馬來西亞也能的口號”更是大馬的決大特色!從
這兩個point*出發,到看到PGL的電影、舞台、文娛,我覺得這裡面一定有甚麼磎蹺的..!  

...to be continue~


清晨

有一天,我起的較早,窗外的鳥叫聲,清新的空氣,我開始些紙上策劃潔白的思緒導出一絲絲有規則的漂亮紋路,的創意、靈感出來了。

從小到大未變的‘愛幻想’

其實上一篇,和接下來幾篇,都是過去可能是幾個星期、月前‘呼吸到的空氣’,因為之前還不會用blog,因此都先記錄在一張雜七雜八的草稿里。

再帶來一個hiphop期望錄..   之前,結束了晚上活動,從多人到一個人駕車回家,總會有些孤獨感,安奈不住,只好上網尋找需求。。但就是friendster facebook forum和某些網站外,我也不過是對著個電腦。我總想找個能刺激我或有甚麼hiphop新消息之類的,以前可笑的,總喜歡探查其他crew bboy的動向,的實力之類,目的是想滿足自己是在馬來西亞華人bboy界里厲害的那個或者想找些人來battle之類。但原來除forum,還沒有個完全屬於大馬街舞的網,而有一次游到家仿在friendster開的bboy.org,讓我突然有很想開個屬於馬來西亞bboy的網路空間。

 
接著就推動我到他家,在短時間的談天中,更讓我有決心想開個bboy community之類的,在公園集合人?拍個屬於馬來西亞bboy的電影?開網站? ... 期望和幻想就從此時開始了% 

~...to be continue~

26.2.09

池場街的後巷米粉檔

先從一個風情篇開始吧!我是後來才發覺,原來我很喜歡氣氛的,尤其吃飯,除了食物的美味,我會挑剔要有情調的一餐。2009新年除一晚上,我陪伴父母游冷清的kl(往年都在家鄉),最後選擇在(文化街以前海螺餐廳那排)街邊的小擋子吃米粉,聽說那裡米粉‘好像’是出名的,然後就坐了一台插把傘的小圓桌。周圍就是冷清無人的,對面就是那種破爛警局,顧客則有一班當地人+外國人,帶著小狗的夫婦,和常見的幾桌。我這桌的話題,關於那麼冷清的文化街??... 清涼的晚風吹著吹著就下起雨了,明明是熱鬧的新年我卻在這里吃著團員米粉,這時我心裡感受著舒服,腦里想著今年想策畫的‘馬來西亞風情計畫’。

以前只是喜歡它,相信大家都喜歡氣氛,但這次我真正去享受它,我被這種氣氛感動了!這種感覺能長久嗎?它能分享嗎?

印象是在“我是第一名”舞台劇參與做佈景,那次就是不了解有多少值得導演為了一齣戲浪費那麼多地球資源,還有我們這些做的要死的‘工人’,也許是汗水手做的,完成後在那難得的一短偷懶時間,坐在觀眾席,導演調著燈光,各種等效打在佈景上,整個氣氛包圍著我,從四周殺進我的五官,我當時心裡是震撼的感動。不論環保,我從此擺脫我‘貧窮劇場’的主義(我這裡指的是佈景造型等都很簡單,以演員為重的一種戲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