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09

Philip Wong...藝術家

今天去了Philip Wong的分享會。有個沖擊,我開始對他那種對藝術的執著精神抱有懷疑,因為我知道藝術只不過是另一種思考模式,而它還不是究竟。但我也知道自己對他的潛意識批判更不是真理,因此我嘗試向他這種精神內尋找他的優點。果然,在接近後半段,我看到了他給我的沖擊。Philip這種對藝術、對‘美’的執著,讓他很清楚的走著自己的路。這也是我該學習的!

創作,其實就是讓自己看到自己,這一句,我今天更確定了。最近寫劇本,一直很擔心自己的東西別人get不到,這跟以前我固執的創作又是不同的課題,以前那個是想在舞台上炫耀的課題,這個則是沒有站好自己的腳步的問題。像Philip Wong,他自己之後也一直強調著,要很firm自己的路,該斬的就斬,但不要固執。所以他這個藝術家,雖然他的模式不是究竟,但他認同自己的模式走自己的路只要用心走自己的路,很自然的別人也會認同你的模式的。Philip Wong他就是這麼成功的讓別人認同他的藝術‘氣’節的。

要走出模式先要認同他、發揮他、看到他、走出來。創作是把自己的模式發揮出來,舞台是讓我擺出我的模式而與觀眾形成個模式與模式之間產生個效果。

為何我會寫上面那些呢?
因為一路來我對舞台一直是當著showoff自己才華,和改變觀眾的工具,而一直尋找藝術更境界。現在既然知道藝術甚麼都不是,剛開始會對藝術的價值感到失望,可現在我知道,藝術的價值是對我自己更了解,讓我做回自己,找到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是時候放下完美主義了~

8.10.09

創作方法:

有兩個劇本進入了死角,不知道怎麼繼續寫下去。。
因為自己想嘗試太多,‘靈感’出得太雑,太貪心,所以太亂了。
因為我有了大綱concept,開始想細節,從第一面寫到第二面,三,然後就死。。
之後我去沖個涼,靈感pop出‘最終還是xx對這個劇本比較重要’,然後從而又連出了一條思路~
結論是,創作是無限的,但還是要回到最初,我要表達甚麼,接下來,我這種跳躍性思考的人比較適合用平面圖式,從上面看整個故事,丟進靈感然後排列。而從頭開始想下去的這種方法,對我很容易鑽進死角。

還發覺到,創作是要行動的。行動,靈感才會出來,行動,才會看得廣,不會鑽進死角,行動,靈感才會真實。要不然,創作出來的東西最後做出來會發覺到只是個人幻想而已。

5.10.09

怎麼用??

引導
讓觀眾進入另一端的世界~接受它

釋放
讓內在情緒釋放

打破
讓他們感覺不舒服

證明
具體化說明

開闊
觀眾:欸,我怎沒想過、看過哩!

等等...

哈哈!所以啊,以前想用戲劇帶出一些‘主題思想’,這還不如用文字算了貝~

小心使用藝術~

21世紀,藝術就是用來打破保守死規模式。任何極端的思想習慣都必須用另一端的極端拉回中心。執著於藝術,你只不過被拉到另一端而
藝術能讓埋藏在底部的‘另一端’ 和情緒、感覺釋放出來,但釋放終究是要放走的。
所以藝術是那麼的自由,沒有所謂‘一定’。但他卻不值得你去愛上他!
開心x傷心,保守x開放,乾淨x骯髒,現實x夢幻,嚴肅x隨便,複雜x簡單,美x丑......

和現實社會一樣,其實沒有對和錯的。戲劇取材於生活,而生活就是有那麼多讓你不舒服、討厭、反感的事,其實那些事只不過在打破你的思想模式,把你拉回中心。接受他們,釋放他們,你便能走出來。。往下個境界走去。


欣賞一朵漂亮的花,愛上他,你就輪迴在裡面了*
記得,執著於任何一方都不是真理。。